icons
 
第十五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返回目錄

明代外交

明代中國是亞洲的強大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對亞洲各國都有很大影響。明朝疆域最廣時,東北扺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今烏第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東南到海並及於海外諸島。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內重點實行「安養生息」政策。對周邊鄰國和少數民族政權則採取睦鄰和安撫羈縻政策,認為「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認為佔領其他國家「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之戰功,無故興兵,殺傷人命;切記不可」。明太祖將15個與明有來往的國家列為「不征國」。但對侵犯邊疆的「蕃寇」,則採取堅決反擊的措施。為防範沿海殘元勢力與倭寇的騷擾,明太祖同時推行海禁政策,以加強海防。但對朝貢和官方貿易並不禁止。

相反,隨著政權的鞏固和經濟的恢復,為顯示「國威」和追求「海外奇寶」與「方物」,明廷派出了大批使者向四方詔論,招徠外貢。明太祖主張「厚往薄來」的政策,更推動了明朝的對外交往。1403年,明成祖即位後,沿續了明太祖的對外政策,主張「宣德化而柔遠人」,更進一步實行對外開放,擴大對外交往範圍。他派遣鄭和下西洋,恢復市舶提舉司,寬弛海禁,設四夷館、會同館。於是中外使臣不絕於途,出現了中國外交的極盛時期。明朝遣使出訪最多的地區是東南亞與南亞。中國使節所至,均向當地國王通報明朝的情況,與之建立朝貢關系,開展通貢貿易。占城、真臘、暹羅三國是明太祖時期與明關係最為密切的東南亞國家。明成祖倡導「四海一家」、「共享太平之福」,准許各國私商來華貿易,在鄭和下西洋以前向南亞、東南亞派出了近二十個使團。

從1405年開始,明成祖、明宣宗派遣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歷訪三十多個國家,遠至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麥加)和非洲東海岸。鄭和使團加強了明朝與東南亞、南亞以及西亞、非洲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並調解了諸如爪哇與渤泥、暹羅與鄰國的衝突。渤泥、滿刺加國王和王后親至明朝訪問,1423年(明永樂二十一年),16國使臣一次到南京的就達一千二百多人。明成祖時期至明朝貢的國家達三十多個。除鄭和下西洋外,明成祖還遣使出訪六十多次。明朝與中亞帖木兒帝國的關係雖一度因帖木兒東征而緊張,但在明使傅安、陳誠的努力下得到恢復,雙方多次遣使互訪,穩定了明的西部邊疆。明朝與朝鮮長期友好,貿易往來頻繁。萬歷年問(1573~1619),明兩次派兵援助朝鮮扺抗日本的侵略。明朝與日本保持著貿易、文化往來,兩國締結了勘合貿易條約。但由於倭寇問題,明對日本一直採取戒備政策。明太祖、成祖時期,明與日本關于禁倭的交涉並未解決問題。

嘉靖年間(1522~1566),倭寇成為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大邊患,直至明朝將領戚繼光、俞大猷統兵將倭寇平定。倭患的平定直接促進了隆慶(1567~1572)初年在福建漳州部分開放海禁。但至明朝中後期,隨著宦官專權,朝政腐敗,邊患也日益加劇。16世紀后,西方殖民者先後來到東方。1553年葡萄牙人竊據澳門。從1603年起,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賓多次屠殺華僑。1604年、1622年,荷蘭殖民者兩次人侵澎湖,1640年又佔領了台灣。1637年,英國殖民者也企圖以武力通商。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騷擾雖遭到明軍的扺禦,但明廷基本上採取消極防範和姑息遷就態度。南洋一些國家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而向明朝求救時,明廷也無力馳援。由於明朝對外長期實行「厚往薄來」的方針,財政不堪負擔,在外患日重;國力漸衰的情況下,明朝中後期在外交上開始採取限制開放和逐步走上封關、鎖國政策,對外交往減少,與東南亞國家的朝貢關系也大部分停止。明朝末年,西方天主教耶穌會教士來中國傳教者日增,受到明朝皇帝的優待,利瑪竇等人帶來的數學、曆法、水利、測量等西方的科技知識在中國得以傳播。


 
協辦:
復旦大學 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明報 香港電台 香港教育城 巴士的報

明報網站‧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2022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