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1371~1433)
明朝航海家、外交家。本姓馬,昆陽(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人。回族,初名三寶。明太祖時入宮為宦官,又稱三寶太監。1385年,隨軍至北平,在燕王朱隸官邸效力。1430年(明永樂元年),升為內官監太監。1404年,明成祖賜姓鄭,從此稱鄭和。史稱鄭和「豐軀偉貌,博辨機敏」,「長於智略,知兵習戰」。鄭和篤信伊斯蘭教,也尊崇佛教。明成祖對鄭和十分寵信,鄭和遂成為下西洋領隊的首選。從1405年(明永樂三年)至1433年(明宣德八年),鄭和率百餘艘船隻組成的船隊和二萬七八千人組成的使團七下西洋,其中前三次行至東南亞和南亞一帶,最遠到達古里國(在今印度西南科澤科德一帶);第四、五、六次均橫渡印度洋,遠至阿拉伯半島及東非沿岸諸國;第七次仍棋跨印度洋,最遠到達天方國(今沙特阿拉伯麥加)。根據《明史》等古籍記載統計,鄭和出使的國家和地區有近四十個,它們是: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滿剌加、古里、錫蘭山(以上各出使七次、暹羅、柯枝(以上各出使六次)、南渤里、溜山(以上各出使五次)、甘把里、加異勒、忽魯謨斯、木骨都束(以上各出使四次)、剌撒、上剌哇、祖法兒、阿魯(以上各出使三次)、小葛蘭、竹布、榜葛剌、阿丹、彭亨、麻林、阿撥把丹(以上各出使二次)、黎伐、那孤兒天方、西洋瑣里、大葛蘭、沙里灣泥、比剌、孫剌、渤泥、蘇祿、真臘(以上各出使一次)。鄭和下西洋的使命是顯明朝聲威,「示中國富強」,「宣德化而柔遠人」,與諸國「共享又下之福」,執行明成祖的對外開放與和平外交的方針。鄭和使團的活動內容是宣詔、賞賜、貿易以及辦理其他有關外交事務。鄭和七下西洋,提高了明朝的國際威望,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促進了中外物產交流,發展了航海技術,開闢了印度洋和南洋的多條新航線,對國際貿易和世界航海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鄭和使團增進了亞非各國對中國的了解,擴大了明與海外諸國的交往,四個國王親自訪明,三十多個海外國家與明建立了聯繫,有些國家與明保持了長期來往。鄭和使團成員所撰《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留下了寶貴的歷史和地理資料。鄭和下西洋期間,將中國的西沙群島的兩組島嶼命名為「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1433年,鄭和病死於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的古里。鄭和下西洋較歐洲人早一個世紀。這一壯舉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在東南亞、南亞等鄭和到過的地方,至今仍留有三寶廟、三寶港、三寶山、三寶亭等紀念性場所。有關鄭和的事跡仍為當地人和華僑傳頌不已。
鄭和下西洋時間表:
第一次 1405年冬 ~ 1407年10月
第二次 1407年冬 ~ 1409年夏未
第三次 1409年10月~1411年7月
第四次 1413年冬 ~ 1415年8月
第五次 1417年冬 ~ 1415年8月
第六次 1421年春 ~ 1422年9月
第七次 1432年1月 ~ 1433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