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明報專訊】1945年,蘇、美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朝鮮半島北、南半部,朝鮮半島從此處於分裂狀態。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宣告成立。1948年8月15日,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政府(南韓)成立。
在1945年前朝鮮半島在中國統稱為「朝鮮」。作為鄰居,朝鮮與中國,千百年來在政治制度、語言、科學技術、禮儀風俗等方面相互學習、借鑑、融合,促進東方文化發展,亦是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證明。
◆語言文字
古代朝鮮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漢字和漢文作為唯一書寫系統。1446年,朝鮮李氏王朝君主世宗發明28個表音文字的「朝鮮文」(韓文),但至19世紀末,朝鮮王朝還是使用漢字撰寫官方文件和歷史著作。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取消使用漢字。
◆醫藥
醫學交流始於中國殷末周初,至漢末,中國各朝均有民眾帶同生產及醫藥知識技術進入朝鮮。而史載醫藥交流,則始自魏晉南北朝(朝鮮百濟、新羅),例如朝鮮《百濟新集方》等書籍收錄中國醫方、新羅仿唐建立醫學教育制度、使用中國醫書,同時,朝鮮藥材亦引入中國,如人參、細辛、五味子、款冬花等11種,便出現在中國南朝梁國《神農本草經集注》中。至朝鮮高麗(宋、元)及李朝時期(明、清),兩地在醫師、醫書、藥材的交流更見頻繁,大量中國醫書在朝鮮刊行,部分在中國境內失傳者,反而由朝鮮回傳。
◆教育
教育亦是雙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尤其朝鮮學生來華求學。朝鮮學生來華始自朝鮮百濟、新羅時期,最早一批在公元640年(唐太宗貞觀十四年),新羅學生赴唐求學最盛,至明清時代,因中國奉行鎖國政策,朝鮮留學生便少得多。這些學生多數學成返國,但亦有少數留居中國,促進中國文化發展。
現在,中韓兩國亦有不少對方的留學生。2010年4月,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逾6萬人,佔留韓外國學生84%;而根據中國教育部統計,2009年中國有逾23萬外國留學生,韓國留學生亦最多,有逾6.4萬人。
知多點﹕
上海世博會韓國館以「字」為展示中心,館內有幻燈片講述中韓的親密關係,並通過「韓國漢流」和「和諧共處」兩個專題來展示中韓文化,包括兩國藝術家共同創作的「金蘭之交」樹(圖),懸掛兩國200多個傳統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