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s
 
第十五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返回目錄
系列報道

航天顯實力

【明報專訊】現在的國家不止要建立制海權、制空權、制陸權,要競逐的還包括制太空權。冷戰時期(1945年至1990年),太空由美國、俄羅斯(前蘇聯)兩強壟斷。踏入21世紀,日本繼美、俄後於2007年9月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月亮女神號」,中國於同年10月發射「嫦娥一號」登月。其他國家如印度、德國亦有探月計劃。太空勢將成為外交舞台上的主要「競技場」。

文﹕黃郁文、盧詠、袁柏恩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至60年代)

【明報專訊】主要領導人﹕毛澤東(1949年當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主席)

發展方向﹕研發兩彈(核彈、導彈)一星(人造衛星)

■大事記

1956年4月﹕成立航空工業委員會。同年5月組建國防部導彈管理局和導彈研究院。同年10月成立首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由「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任院長

1958年4月﹕興建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

1964年7月﹕在安徽廣德成功發射第一枚載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

1968年4月﹕成立「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挑選及訓練太空人,研究載人航天醫學工程

1970至80年代

【明報專訊】主要領導人﹕鄧小平(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成為中國黨、政、軍主要領導人)

發展方向﹕發射彈道導彈、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試驗通訊衛星及戰略導彈

■大事記

1970年4月﹕在甘肅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一號」運載火箭載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成為第5個靠自己力量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2年﹕ 加入《空間物體所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

1975年11月﹕中國首枚返回式衛星在發射後3天按計劃返回地面。此外,中國加入《關於登記射入外層空間物體的公約》

1980年6月﹕首次派出觀察員代表團參加聯合國外空委員會第23屆會議。同年11月,聯合國正式接納中國為該委員會成員國

1983年12月﹕加入1967年生效的《關於各國探索利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與其他天體活動所應遵守原則的條約》

1985年﹕ 政府宣布「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放國際市場,承攬國際衛星發射服務業務

1988年12月﹕加入1968年生效的《營救宇航員、送回宇航員和歸還發射到外層空間的物體的協定》

1990年代

【明報專訊】主要領導人﹕江澤民(1993年接任國家主席)

發展方向﹕

1992年中國制定載人航天3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1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2步︰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

◆第3步︰建造空間站(太空站)

航天引發爭議﹕「月球有水」惹擁有權爭論

1998年美國太空人在月球發現水分,曾引起「月球擁有權」的激烈爭論。美國贊成月球屬於全人類,但同時聲稱美國太空人運上月球的裝備仍屬美國所有。問題是「裝備」一詞定義含糊,若美國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基地範圍很可能變相成美國領土。雖然《月球條約》訂明月球及其所有自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但當時的聯合國太空條約未有觸及「裝備」這些灰色地帶。

■大事記

1990年4月﹕「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亞洲一號」衛星,中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佔一席位

1992年﹕ 載人飛船計劃正式展開,此工程後來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此外,中國與泰國、巴基斯坦等國聯合發起「亞太地區空間技術與應用多邊合作研討會」

1993年﹕ 中國與德國合資成立華德宇航技術公司。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航天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亦是中國航天在國際上的唯一代表機構

1995年﹕ 中國與德國、法國的宇航公司簽訂「鑫諾一號」衛星的研製生產合同,並於1998年發射成功,是中國與歐洲宇航界首次衛星合作。同年6月,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加入「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與各國共同探討緩減空間碎片的途徑和辦法

1998年4月﹕中國、伊朗、韓國、蒙古、巴基斯坦和泰國6國政府於曼谷簽署《關於多任務小衛星項目及有關活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1999年10月﹕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中巴(巴西)地球資源衛星。同年11月,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並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陸

2000年以後

【明報專訊】主要領導人﹕胡錦濤(2003年接任國家主席)

發展方向﹕「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將月球探測工程列入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重大專項

航天引發爭議﹕

◆美限制高科技流入中國

2006年3月美國商務部代表訪華,時任副部長曼考默克表示,如果中國的進口企業能夠證明從美國進口的敏感技術不會用於軍事用途,美國考慮放寬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不過,香港貿發局於06年公布,美國商務部屬下的工業及保安局提出議案,修訂若干類軍民兩用產品及技術的對華出口管制,保留了47個被認為有助提升中國軍事實力的項目。

◆中國導彈擊衛星

2007年1月中國發射一枚反衛星導彈,擊一個中國棄用的氣象衛星。對此,日本要求中方說明事實和意圖。時任日本外相麻生太郎說﹕「從和平使用太空而言,值得質疑。」他又批評中國未事先通報而做實驗。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則表示,「日本希望中國能考慮到,缺乏(軍事)透明度會惹來諸多揣測。」不過中方強調「希望維持太空作和平用途」。

■大事記

2003年10月﹕中國與巴西開展地球資源衛星合作,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成功發射。載有首名中國太空人楊利偉的「神舟五號」升空,在接近22小時內環繞地球飛行14圈,中國成為全球第3個成功發展載人太空科技的國家

2004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登月工程—嫦娥工程

2005年10月﹕太空人費俊龍等搭乘「神舟六號」,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時,並完成多項太空實驗。中國、孟加拉國、印尼、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秘魯、泰國8國的政府代表在北京簽署《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

2006年7月﹕北京舉辦「第36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和「第8屆國際月球探測與利用大會」

2007年10月﹕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

2008年9月﹕「神舟七號」升空,中國太空人首次在太空漫步

2009年4月﹕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運載火箭,將第二枚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目前北斗導航試驗系統已應用於交通、氣象、救災、國防建設等領域

2008年9月「神七」升空,翟志剛完成太空漫步,出艙時向大家揮手。
1956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朱德(左一)出訪蘇聯,出席蘇聯共產黨第20次代表大會,並參觀莫斯科地球衛星、火箭展覽
雖然只是「神七」的備用太空衣,但已令一眾小太空人看得目不轉睛。
中國致力研製首個太空站「天宮一號」,預計2010年升空,圖為「天宮一號」與「神八」對接構想圖。

 
協辦:
復旦大學 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明報 香港電台 香港教育城 巴士的報

明報網站‧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2022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