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人員 壓力巨大
|
外交部翻譯員肖麗笑言,最容易被口語化的發言考起。 |
【明報專訊】翻譯人員可算是最為人熟悉的「外交配角」之一。翻譯一般分為「口譯」及「筆譯」兩種,「口譯」是指為國家領導人會談時作即時傳譯,「筆譯」則是文件上的翻譯。中國外交部每年翻譯的文件,總計逾10萬多字呢﹗
現派駐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的肖麗於中國外交部翻譯室任職翻譯員約8年,甫畢業即加入外交部,曾為吳邦國、王岐山等翻譯。她表示,除外語了得外,翻譯人員必須具備高度集中力,「壓力是很大的,加上現在很多領導都懂得說英語,意思錯了,(領導)更可能立刻糾正」。
「不折騰」令翻譯界折騰
肖麗的翻譯經驗豐富,但08年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出訪美國時擔任即時傳譯,便難倒了她。「行程緊湊,每天都要工作,很緊張﹗而且副總理說話很口語化,愈是口語化,我們便要盡可能翻譯得地道一點,很具挑戰性﹗」
08年12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的大會上發表講話,一句地道方言「不折騰」,考驗中外媒體,現場翻譯員乾脆根據國語拼音念出「buzheteng」,更有說「buzheteng」應成為英語的專屬名詞。肖麗表示,這個事件在翻譯界亦鬧得熱烘烘,而翻譯人員會不時討論官員的發言,研究怎樣才能翻譯得最傳神。
中國外交部的每個翻譯員,至少需要懂得一種外語,而位於北京的翻譯室,約有80人,每名翻譯員均有專責「語言」,其中以英語、法語的翻譯人員最多。至於一些外語如俄語、西班牙語及其他少數民族語言,因為較少國家使用,相關人員平日在外交部擔任其他工作,有需要時才被徵召。現任外交部長楊潔箎亦曾於外交部翻譯室擔任專職翻譯呢﹗
圖﹕秦偉、資料圖片 |
知多點
領導人通電採免提功能
國家領導人不時互通電話,電視新聞報道時,一般只是以聲帶配上領導人的相片。究竟兩國代表互通電話,實際上是怎樣?
儘管現時不少領導人均會說英語,但基於國家形象,各國代表作外交對話時,必然會說本國的語言。原來,每次外交對話都會使用電話的「免提功能」,A國領導人說完一段,便由翻譯傳譯,然後輪到B國領導人發言,再被翻譯。如果電話對談涉及政策等,電話旁除了代表及翻譯外,還會坐滿相關部門的重要官員,所以領導人通電,絕不是「悄悄話」。 |
禮賓小組 打點一切
|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三秘馮春表示,禮賓小組緊密合作,保持警惕,互相呼應,便能解決突發事件。 |
【明報專訊】外交部設有禮賓司,負責對外禮儀事項及指導禮賓工作。一般外訪都有禮賓司或熟悉禮儀的人員隨行,以提點會面、參加宴會、出席活動時的禮節。
當外賓來訪中國時,禮賓司的工作更重要,除了一般迎接送行、籌備宴會等工作外,事前要定好主客拍攝合照的位置、宴會時賓客的口味和座位等。由於宴會中常有突發事故,禮賓小組還要具備隨機應變技巧。禮賓知識豐富的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三秘馮春說﹕「一般接待的工作人員只有5至6人,不過大家都熟悉禮賓部定下的明確操作模式,只要小組緊密合作,保持警惕,互相呼應,就能解決不同的突發事件。」
用拍照拖延時間
2008年北京奧運舉世矚目,不少國家元首、首腦應邀來華參加開幕式,馮春亦有份參與接待工作,她憶述一次應急經歷﹕當時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大會堂接待各國元首,俄羅斯總理普京因國內事故要通緊急電話,所以要晚一點到達會場。於是,全組工作人員立刻應變,「結果我們利用胡主席跟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合照來拖延時間。首先是胡主席與羅格站在中間,胡夫人站到胡主席旁,羅格夫人站在羅格旁拍照,然後調位,羅格夫人站到胡主席旁,胡夫人站到羅格旁再拍一幅。就這樣,避免要身為主人家的胡主席等太長時間,亦令遲來的普京沒那麼尷尬」。
其實,不論隨團外訪抑或接待訪華外賓,禮賓小組都有不少籌備工夫。例如﹕外國元首訪華時,禮賓司會跟來訪國的駐華使館聯絡,知悉來賓的愛好、隨行人員的需要等,並確定來賓何時到,訪華目的是國事、工作或私人性質,訪問行程的要求等。此外,還要向使館索取來訪國的國旗及國歌樣本,準備安全、儀式、會談、佈置等工作。 |
知多點
合照時主人家站正中
安排主人家與來賓合照的位置絕不能馬虎。禮賓小組事先要排好合影的概圖,特別是前排位置。一般來說,主人家站在正中,按來賓身分的重要程度分站左右,右邊為上賓外賓,左右兩邊端則是主禮方人員。如下示﹕9 7 5 3 1 主人 2 4 6 8 10 (數字愈小表示客人重要程度愈高) |